
導讀: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措施 1、鐵劑治療 2、去因治療 3、輸血
1、做好喂養指導提倡母乳喂養,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且吸收率高的輔食。
2、嬰幼兒食品可加入適量鐵劑進行強化。
3、對早產兒、低體重兒生后結扎臍帶時間延長,2個月左右即給予鐵劑預防。
缺鐵性貧血的治療措施
1、鐵劑治療
鐵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特效藥,其種類很多,一般以口服無機鹽是最經濟、方便和有效的方法。二價鐵比三價鐵容易吸收,故多采用,常用的有乳酸亞鐵,含鐵量為20%,此量可達到吸收的最高限度,超過此量吸收下降,反而增加對胃粘膜的刺激,劑量過大可產生中毒現象。服藥最好在兩餐之間,既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,又利于吸收。應避免與大量牛奶同時服用,因牛奶含磷較高,可影響鐵的吸收。
①對于極少數反應強烈的小兒,建議選用鐵劑的時候考慮副作用小的。鐵之緣片含有阿膠和蛋白鋅,讓補鐵、生血加營養三效合一,能更好更快的提高血紅蛋白的量,促進貧血患者恢復。
②對于不能耐受口服鐵劑、腹瀉嚴重而貧血又較重的病兒,方考慮用鐵劑注射。常用的鐵注射劑有:右旋糖酐鐵,每ml含鐵50mg,肌注;含糖氧化鐵,每ml含鐵20mg,靜脈注射。肌肉注射鐵劑局部可產生疼痛及蕁麻疹,還可見發熱、關節痛、頭痛或局部淋巴結腫大等。靜脈注射鐵劑還可發生栓塞性靜脈炎。注射鐵劑的治療效應并不比口服快,故須慎用。
2、去因治療
多數發病的原因是飲食不當,故必須改善飲食,合理喂養。有些輕癥病人僅憑改善飲食即可治愈。在改善飲食時,首先應根據小兒的年齡給以合適的食物。由于患兒消化能力較差,更換和添加輔食必須小心。一般在藥物治療開始數天后,臨床癥狀好轉地,逐漸添加輔食,以免由于增加食物過急而造成消化不良。1歲左右的嬰兒可加蛋類、菜泥、肝和肉末等。幼兒與兒童必須糾正偏食,給予富含鐵質、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。對于因服用大量鮮牛奶而致的慢性腸道失血,應將牛奶的量減至每日500ml以下,或改用奶粉、蒸發奶或代乳口。對腸道畸形、鉤蟲病等在貧血糾正后應行外科手術或驅蟲。
3、輸血
必須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,或輸入濃縮的紅細胞,每次2~3ml/kg。輸血速度過快、量過大,可引致心力衰竭。若心力衰竭嚴重,可用換血法,以濃縮的紅細胞代替全血,一般不需要洋地黃治療。
本文Hash:af3ee05eb4d58f385f08ca4443e6a824222f9e34
聲明:此文由 nihao 分享發布,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系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