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醫圣”萬密齋是明清時期與李時珍齊名的大名醫。他家世代以“醫藥濟世”,醫學有深厚的家學淵源,加之本人刻苦鉆研,勤于總結臨床經驗,因而他的醫學造詣很深,往往藥到病除,在民間被稱之為“神醫”。他在兒科、婦科、內科雜病領域都有精深的研究。
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需要從懷孕前準備工作開始。寶寶健康是每一個孕媽媽準爸爸的心愿,而懷孕前的準備工作至關重要。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這位古代名醫萬密齋是怎樣教授大家孕胎之道的。
調理元氣——萬密齋的孕胎之道
孕胎,顧名思義就是孕育胎兒。
萬密齋認為孕胎前男女雙方應該調理元氣,在精血充盈的情況下懷孕。他在《育嬰家秘》中提到,“預養者,調元之意也。”調元就是調理元氣。萬密齋認為調理元氣是孕育健康胎兒的前提,因為胎兒來源于父精母血,所以調元之意在于調理父精母血。
古人認為:“男子以精為主,女子以血為主。陽精溢瀉而不竭,陰血時下而不愆”。說明男子的精,女子的血是女人懷孕的先決條件。并且需要“陽精溢瀉而不竭,陰血時下而不愆”。
“生人之道,求子之法,在于男養精、女養血兩大關鍵。男女交暢,精血合凝,胚胎結而孕。若陽虛不能下施于陰,陰虧不能上承于陽,陰陽抵牾,精血乖離,是以無子。主治之法,男當益其精而節其欲,使陽道之常健;女當養其血而平其氣,使月事以時下。交相培養,有子之道也”。這段話的意思是說,男子的精要十分充足,源源不斷,且精子多、活力強;而女子的月經要按時而至,3~5天,量中色正無血塊,無異味白帶;男女的性生活要和諧,父精和母血合而為一;卵子與精子無排斥現象,有很強的親和力。這樣才能懷孕,并生出健康又優秀的寶寶。
孕育胎兒必須以男女雙方精血充沛為前提,任何一方不足都有可能導致不能懷孕,比如男子精盛,女子陰血不足,就好比種子落入貧瘠的土地上,很難生長發芽;又或雖女子血盛,男子精不足,就好比雖然土壤肥沃,但種子質量不高,也很難長出健康幼苗。這兩種原因都可致難以懷孕甚至終身無子。
孕前男女身體調理大不同
如何保持男女雙方精血充沛呢?萬密齋針對不同情況提出了具體的調理方法:
1.男方身體虛弱,表現為經常眩暈耳鳴、腰膝酸軟,往往提示腎精不足,應該補腎以益其精,以六味地黃湯為主調理。
2.男性容易疲勞、怕冷、小便清澈且長,就提示腎陽虛,中醫稱之為精寒者,在六味地黃湯基礎上加五味子、熟附子以溫陽益精。
本文Hash:31f31a9382ccc806f2bdec0887350b23145154a2
聲明:此文由 leaf 分享發布,并不意味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系我們。